“戊戌六君子”之一的谭嗣同之死,素来有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。这篇文章,将揭开谭嗣同之死的诸多疑点,并还原谭嗣同的身后事。
先说谭嗣同之死的三大疑点:第一,他那做大官的父亲为什么不救他?第二,他当时明明可以跑,为什么不跑?第三,慈禧究竟有没有下令用钝刀杀他?
先看第一个问题:谭嗣同父亲为什么不救他。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用一个“不”进行回答:不想救。
谭嗣同的父亲名叫谭继洵,是道光二十九年的举人,咸丰十年的进士。曾官至光禄大夫、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。湖广总督,相当于现在的两省省长,级别相当高了。
在“官官相护”的晚清,谭继洵这样的官员,要救下自己儿子其实并不难。
要知道,一开始被抓的,并不仅仅有“戊戌六君子”,而是七人,第七人是除谭嗣同等之外的徐致靖。可因为徐致靖的父亲是官员,且和李鸿章是老友,所以就设法在慈禧斩杀六君子前,帮儿子免了死刑。
谭继洵的官比徐致靖的父亲大,他要把儿子救出来,操作空间是很大的。但他没有救,甚至没有为儿子真正求人,原因只能是:他并不想救儿子。这种“不想”,导致了他的犹豫,继而让他最终错过了救子的最佳时机。
谭嗣同既是谭继洵的亲生儿子,他为什么不想救谭嗣同呢?原因主要有两方面:
第一方面,谭继洵觉得慈禧不会真的把他儿子和其他五人给杀了,当然,这是一个误判。谭继洵为何有这样的误判,因为他非常清楚:这六个人,个个都来头不小。
其中,杨瑞是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学生。林旭是两江总督、太子太保沈葆桢的女婿。杨深秀本人是进士出身,还是刑部主事,累迁郎中,后授山东道监察御史。
谭继洵认为:慈禧不看僧面会看佛面,断不可能真的将他们处死。显然,谭继洵低估了慈禧,这一误判,导致他“不想救”谭嗣同,因为他打心眼里觉得儿子“不需要被救”。
第二方面,谭继洵本人是绝对的守旧派,他和儿子谭嗣同在政见上素来不和。谭继洵甚至还曾“大义灭亲”,直接上奏朝廷,说自己儿子不堪担任军机章京之职。
这部分原因,也导致他在儿子出事后,先有了“逆子、活该”的“恨铁不成钢”的情绪。情绪最容易误事,谭继洵对儿子的愤怒情绪,也导致他在一开始时并不想救儿子。
当时的他,颇有点儿“苦劝儿子无果,而儿子突然被教训了”的架势,心里甚至多少有一丝“你终于长教训了”的快意。
慈禧杀戊戌六君子的速度极快,为了求快,她根本没走正常程序,也因此,慈禧动手时,谭继洵还在犹豫是否要出手救子,甚至还沉浸在儿子终于得了教训的情绪中,而这些,都源于他潜意识里的“不想救”。
接着看第二个问题:谭嗣同被抓时,明明可以跑,他为什么不跑?
慈禧太后抓人是1898年9月21日,而抓到谭嗣同的时间则到了9月24日,这中间有整整三天的时间。此间,谭嗣同肯定得到了慈禧在抓人的消息,而他自己也一直待在会馆里,哪儿都没去。这说明什么,说明:谭嗣同压根儿就不想跑。
谭嗣同为什么不跑?他选择不跑的背后,也有两方面的原因。
第一方面:谭嗣同是个大孝子。自古忠孝难两全,可谭嗣同却是个想“两全”的主。为了避免自己出事后连累老父亲,他竟在事后,彻夜模仿父亲谭继洵的笔迹,写了整整7封父亲大骂自己“大逆不道”的信件,直接替父亲和自己完成了“断绝父子关系”的“事实”。
谭嗣同如此做,其孝心感天动地。
如此谭嗣同,也一定会为了不牵连父亲,而选择赴死。他明白,只有自己把命交出去,慈禧才可以出了那口恶气,从而不迁怒于他那为官的老父亲。
第二方面:谭嗣同本就有牺牲意愿,他曾对劝他逃跑的人说:
“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,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,此国之所以不昌也。有之,请自嗣同始。”
很明显,谭嗣同是决心用死来殉变法大业,用自己的血去向封建顽固势力做最后的抗争。人说,死有轻于鸿毛和重于泰山,在谭嗣同看来,自己为革命流血牺牲意义重大。
如此谭嗣同,又怎会选择逃跑呢?
第三个问题:谭嗣同真的是被慈禧下令,用钝刀砍死的吗?
传说,因慈禧对戊戌变法参与者深恶痛绝,因此,她曾为了泄恨,下令用钝刀杀人。根据传说,谭嗣同在被砍了三十几刀之后,才人头落地。
这一传闻有模有样,因当时菜市口行刑时没有影像记录,没人知道当时杀谭嗣同的究竟是钝刀还是快刀。
然而,从当时慈禧但求“速速杀六君子”的心态来看,她绝不可能为了泄恨下令用钝刀杀人。
慈禧非常清楚,谭嗣同等人的背后都有很深的政治背景,自己要顺利杀掉他们,必须越快越好,否则一定会夜长梦多。
所以,慈禧24日将戊戌六君子全部抓获,28日当天,就对他们行刑了。看这时间就知道,慈禧杀六君子,根本没走正常流程。完全一副“赶紧杀,越快越好”的架势。
慈禧如此急切地杀掉六君子,除了忌惮他们背后的势力的因素外,还因为她迫切想要来个“死无对证”,这容易理解,只要人死了,生米煮成熟饭,没人能拿她慈禧怎样。
所以,慈禧杀谭嗣同等六君子,实际下的密旨,六君子背后的大佬根本还没反应过来呢,人就已经被杀了。
既然慈禧求速杀之,就一定不会搞出“用钝刀”的幺蛾子来,因为这种操作,明显和“速杀”相违背。慈禧虽然是女人,但她也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,既是成熟政治家,就不可能为了泄愤,而干出扰乱大局之事。
所以,慈禧定没有下令钝刀杀六君子,谭嗣同并非被钝刀所杀,而极有可能是快刀。
谭嗣同死后,其父亲、妻子和子女情况如何?又是谁为他收尸的呢?谭嗣同的身后事,可先从他的父亲谭继洵说起。
谭嗣同遇难的第四天,他拼命保全的父亲谭继洵,就被清廷革去湖北巡抚的官职,奉旨回到了老家,交地方官吏管束,也就是说,他形同被软禁了。但好在,他的这条命还是保住了。
谭继洵虽然丢了官且被软禁了,但谭家并未受到太大的牵连。这样的结果,当然与谭嗣同当时模仿父亲笔迹写的“断交信”有关。
谭嗣同的尸首下落何处?传闻,是他的好友“义侠”大刀王五替他收了尸?答案是否定的。谭嗣同的身后事,远没有这般传奇。
谭嗣同死后,他京城的亲友古旧多怕受诛连,所以皆在他受刑后避而不出。关键时刻,冒着生命危险为他收尸的人,是谭嗣同住所浏阳会馆的老仆从(俗称老长班)刘凤池。
刘凤池素来敬仰谭嗣同的为人,对他忠心耿耿,谭嗣同对他也一直不薄。他死后,刘凤池冒险拿着一铺芦席盖上,花重金请人于午夜时分抬回了会馆。
抬回后,刘凤池难免在他的遗体前痛哭一番。随后,他把自己平日积攒的六十两全部拿出来买了棺材,请人将其身体缝合,进行了入殓。
刘凤池毕竟不是谭家人,他为谭嗣同入殓后,不知该如何安置谭嗣同的灵柩。为保险起见,他只能将其灵柩暂厝于会馆的正厅。
九月下旬,谭嗣同的胞侄侄谭传赞带上仆人胡理臣、罗升赶到会馆,这时的刘凤池才松了一口气,他明白:这下,谭嗣同终于有望入土为安了。
谭传赞迎回谭嗣同灵柩后,也觉得事情很不好办,所以只得将其灵柩暂厝于郊外茅坪的墓庐之中。最终,还是谭嗣同的老师欧阳中鹄出面,为谭嗣同举行了一个体面的葬礼。谭继洵也为儿子写了挽联,内容是:“谣风遍万国九州,无非是骂;昭雪在千秋百世,不得而知。”
谭嗣同的葬礼体面而隆重,葬礼上聚集了他的昔日好友,也有诵经的僧人。
葬礼后的第二年,谭氏族人在浏阳城南的牛石乡翟水村石山下为谭嗣同建墓。1904年,即谭嗣同遇害6年后,他的灵柩才正式入葬。
谭嗣同死时,其妻李闰年仅33岁。李闰与谭嗣同虽是包办婚姻,但两人性格相近、年纪相仿,又青梅竹马一起长大,所以婚后,两人感情非常好。
李闰是谭嗣同父亲谭继洵幕僚、好友李篁仙的女儿,谭继洵从小看着儿媳长大,她过门后,他自然对她宠爱有加。
谭嗣同遇难的消息传到李润耳中时,她因无法接受事实而几次昏厥。起先,因为顾及公公谭继洵“白发人送黑发人”,她不敢终日哭,可后来,因为实在无法忍受丧夫之痛,她日日将自己关在房中痛哭。
李闰还在此间生出了殉情的想法,在失去丈夫前,她已失去了他们唯一的儿子谭兰生,双重打击之下,她怎能扛得住。李闰欲自杀的想法,很快被谭继洵察觉到了。
为了阻止儿媳自杀,谭继洵决心利用儿媳对自己的孝顺。于是,一天夜里,当李闰又在卧房内抱着谭嗣同的衣物痛哭时,谭继洵在窗外扯着嗓子对李闰喊道:
“七嫂(谭嗣同在家中排行第七),你不要过份伤心了,使我及全家都很难过。你要知道,复生(谭嗣同字)已不能复生了,他将来的名声,必然在我之上。”
这话是在提醒李闰,自己夜哭等于“不孝”。李闰和丈夫谭嗣同一样非常重孝道,听了公公的话后,她立马停止了哭泣。
见这招管用,谭继洵立马开始了下一步的动作。此前,他就以“一子两祧”的传承方式,将谭嗣襄(谭嗣同兄长)的儿子谭传炜过继给了谭嗣同、李闰。这下,他终于下定决心将谭传炜的养育之责任,全部交给李闰,他明白,唯有如此重任,才能打消她殉情的念头。他说:
“你兄嫂不识书文,传炜以后都跟着你,你全权负责他的养育,另外,两个女儿的教育婚配,也都交给你。管理家务,也由你一概承担,我老了,你得替我分担。”
此后,感觉到重任压在身上的李闰再也没有想过殉情了,她日日忙里忙外,每日还留些时间整理丈夫留下的文稿、遗物,日子忙碌、充实。
谭嗣同去世两年多后,谭继洵也随之而去。此后,李闰以一己之力打点着谭家,他还在清政府被推翻后,协助建成了谭嗣同的祠堂。
李闰死于1924年,时年60岁。她死后,康有为、梁启超特地合送了一幅横匾,上书“巾帼完人”四字。其孙子谭训聪将这块匾悬挂在了谭嗣同故居大夫第的正厅。
李闰最终如愿葬在了谭嗣同墓的后面,她终以这样的方式在死后继续守护着丈夫……
转载请注明来自武汉楚汉良匠办公家具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谭嗣同之死:官父未救他实是不想救,老仆为其收尸,其妻曾想殉情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