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泾河传》之三十五:达溪河畔的密须往事
□ 景颢
打开谭其骧教授编纂的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,在商朝时期的地图上,你会发现在泾河、渭河流域分布着几个方国,它们共同支撑着商帝国西部的繁荣。这些方国包括周、丰、邰在渭河流域,以及豳、密、阮、共在泾河流域。起初,豳这个周的前身在泾河中下游地区漂泊不定,但到了商朝中后期,它已经成长为势力强大的周族方国,稳固地占据了广阔的渭北平原。
与此同时,在泾河的中上游,与豳和周一同与商王朝分庭抗礼的方国还包括位于泾川县的阮和共,以及位于达溪河流域今灵台县的密须。密须国底蕴深厚,是黄帝后裔的十二姓之一,是商周时期西部的一个古老部落,其势力范围广泛。早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,这个部落的人们就定居于古称黑水的达溪河流域,并在甘肃灵台达溪河川道及周边地区繁衍生息,其建国时间甚至早于周。
姞姓密须与姬姓周有着悠久的通婚关系,经过夏商二朝,于商末正式受商王之封,成为泾河上游隶属于商的一个独立方国。由于商王朝的政治中心远离西北,密须国偏居一隅,虽与商朝保持着名义上的隶属关系,但并不甘于臣服。这种态度背后的原因大致有几点:密须国的君主认为自己也是黄帝后裔,与周王平起平坐;商朝都城远在中原,对密须国的控制力有限,所以密须国有些“山中无老虎,猴子称大王”的意味;再者,密须王可能还怀有一些野心,不仅拒绝依附周室,还经常侵扰泾河流域附近的方国,阻挠周与其他方国建立同盟关系。
估计密须王的举动闹得有些大,连当时的诗人都看不下去了,于是在《诗经·大雅·皇矣》中记载:“密人不恭,敢拒大邦,侵阮徂共。”如果周是个小方国,如果文王是个平庸之辈,或许他会容忍密须王的这些小事。但周是“大邦”,周族部落自不窋去官离开邰地后,心中早已酝酿着家族复兴、建立千秋霸业的伟大梦想。面对密须国的不恭行径,周王非常愤怒,决定采取行动。
经过长期的准备,文王确定了取商而代之的大政方针,决定铲除身边的异己,廓清周围的环境。于是,他连年征战,向东灭邗,向西灭密须,再向东北灭黎,为最终灭商扫清了后顾之忧。公元前1058年,新年伊始,文王整顿兵马,亲自带队,率领大军沿达溪河川道一路西进,兵锋直指密须国。密须国都城位于达溪河上游的灵台县百里镇,闻听周文王大军前来的消息,密须国朝野震动。有远见的将领认为文王最终会歼灭商纣,夺得天下,主张投降。但密须王却拒绝投降,还想负隅顽抗,却形不成有效的防御方案。最终,密须王被城中军民捆绑,大开城门,迎接文王入城。
文王以仁爱之心对待密须国军民,进城后广播仁政,安抚众生,其善行义举深受密须国人爱戴。见密须国王已然投降,文王亦不再深究其咎,赐密须王以姬姓,认作兄弟,将密须国改称密国,纳入周朝版图,命其自行管理,自我发展。
文王伐密胜利后,在班师回西岐的路上,途经达溪河与蒲河交汇的荆山之麓,在那里修筑了一座祭坛——灵台,举行了一次隆重的祭天大典。文王的“灵台祭天”,是诏告天下的宣言书,具有鲜明的政治意图和象征意义:他打破商朝只有天子才能祭天的规定,昭示天下,商纣昏聩不得民心,姬周才是代表天下的正统,以此公开向商纣的王权发出挑战;他祭天以昭德,不战而屈人之兵,和平收服密须,不伤及普通百姓,向天下昭告文王的好生之德;他祭天以明志,公开宣誓,令行天下,就此拉开了伐纣灭商的序幕。
公元前1058年,文王伐密,这是中国历史上确切纪年以来,泾河流域第一件被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。两年后,文王驾崩,武王继位。又过了三年,武王伐纣,牧野一战,殷商灰飞烟灭,纣王魂断朝歌城,西周开启了自己800年的千秋伟业。
然而,密国后来的命运却颇为离奇。如果密国能够安分守己,低调行事,或许还能安稳度日。但这时密国却出了一个愚蠢至极的密康公,他的贪婪和愚蠢最终导致密国遭受灭顶之灾,自己也落得身死国灭的可悲下场。
公元前919年,文王伐密的往事早已成为历史。这一年,周共王游玩赏春意未尽,带着随从溯泾河而上,一路游览来到了他的属国——达溪河沿岸的密国。古密国地势高迈,气温清爽,关中已是众芳摇落,而密国其时却姹紫嫣红,花事正好。周天子大驾光临,密康公按例亲自陪同。期间,有美女三姊妹前来投奔密康公。面对这突然出现的状况,如果密康公头脑清醒,将三个美女献给周共王,或许能得到周共王的赏赐。但密康公竟然被美色迷住,将这三个美女私自藏了起来。周共王不动声色,回朝后立马发兵,将密国连根铲除,从那以后,密国就从周朝的版图上被抹得干干净净。
据说,三个美女都是节烈女子,密国覆亡后,她们连夜向西奔逃,在达溪河上游溺水而亡,留下了一座三女峰。三千年过去,三女峰伫立在达溪河岸边,山自兀立水自流,凄美的故事至今流传。
密康公的墓被保留了近三千年,在达溪河畔,古密国都城外,一座高高的封土堆尘封着曾经的过往,如今已不见踪迹。公元605年,隋朝建立,隋炀帝在整饬全域行政区划时,取周文王伐密的史迹,在当年文王筑台祭天的地方,设立灵台县。此后,为了纪念周文王的仁德,当地百姓在当年文王筑台的原址修建灵台,岁岁祭祀。
1932年,民国初定,灵台县迎来了一位有作为的县长——张东野。他救饥馑,兴教育,广植树,理交通,并组织地方文士新修《灵台县志》;动员社会力量,重修古灵台。他亲致书函民国中央政府及各部院、各省市当局军政要员,包括孙科、林森、段祺瑞、汪精卫、李宗仁、杨虎城等在内的民国政府党政军各界要员,纷纷为重修灵台题词祝贺;县内外及地方各界知名人士也欣然题词致颂。6卷本的《灵台县志》最终成书,所有题字或刊印于县志,或勒石镌碑镶嵌于新修的灵台四周,共计130余方,一时间“鸿文满台,俨如碑林”,灵台雄姿,远胜当年,慕名前来瞻仰游览者络绎不绝。
遗憾的是,仅仅过了32年,1966年夏季,这座灵台被当作“四旧”,野蛮拆除。
1984年,时逢盛世,重修灵台工程再次启动,由灵台县政府主持,历时三年,1986年告竣。重修的灵台共七层,高78尺,周回288尺。顶层仿照原建筑的样式,殿内端坐文王彩塑像,两侧墙壁绘制巨幅壁画,左为“文王伐密”,右为“筑灵台祭祖谢天”,依旧例顶层正中嵌有林森所题的繁体“灵台”二字,古朴茂美,端庄大方。同年8月28日,举办了隆重的古灵台及灵台剧院落成典礼。在随后的三四十年里,有识之士再次搜集整理,在古灵台两侧建起了回形碑廊,罗列了大量古今名人为灵台书写的题碑,连前累计200余方,颇具规模,台以碑衬,碑以台名,洋洋洒洒,蔚为大观。
作为一个灵台人,我多次回归故乡,流连于古灵台之下,感受其沧桑变迁。每次瞻仰灵台,我都会沉思:世事纷繁,人生更迭,这座古台不知建了多少回,又被拆了多少回,如今,才过去了30多年,却已是物是人非。但古台依然矗立,矗立在人们心里的,是达溪河永远也不会枯竭的煌煌文脉,是古灵台上方的那片朗朗乾坤。
来源:平凉日报
声明:本条信息仅供学习交流,不代表本平台观点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武汉楚汉良匠办公家具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《泾河传》之三十五丨达溪河畔的密须往事 》